然而,地质考察队对贝加尔湖的地层进行了勘探,发现岩层年龄在新生代而非中生代。
湖泊变深,大家最担心的自然是湖里的生物,作为世界上最深的湖泊,贝加尔湖的生态就像是一个微缩版的海洋,里面80%的生物是贝加尔湖独有。
为什么一个湖泊的深度还会继续增加,究竟是什么在决定着贝加尔湖的深度?
所以在贝加尔湖湖底生活着一些奇特的深水动物,它们与深海生物不同,属于内陆独有,这其中有三分之二的动物是无脊椎。
全世界的游客来到此地旅游,湖边建起了很多民宿。
深不可测的贝加尔湖
也正是因为贝加尔湖是板块之间形成的大裂缝,这两块板块至今还在不断地远离,这也导致贝加尔湖被撕裂得越来越大,伤口也越来越深。
工业产生的废水被排放到湖里,以及周围的河流里。
贝加尔湖不仅生物资源丰富,矿场资源也十分丰富,它曾经一度是苏联的工业原料产地。
岩石的年龄显示,贝加尔湖的形成于大约2500到2000万年前,正好是印度次大陆和亚欧大陆相撞之后。
它们会在漫长的演化中,被贝加尔湖的环境选择出来,一代一代累加,总会出现最适应当前湖水深度版本的生物。
这样的变迁速度,对于生物来说可以逐渐适应。
地球有六个比较大的板块,这其中夹杂着一些小板块,比如阿拉伯板块、纳斯卡板块等。
湖边几大城市,如布拉茨克、萨彦斯克、基廉斯克等,居民出现了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、肠胃病以及肾病。
这表明贝加尔湖压根就没有当过海洋,它一直都是陆地。
由于后来地壳变迁,尤其是发生了印度次大陆撞击亚欧大陆,贝加尔湖终于成型。
贝加尔湖风景优美、景色宜人,加上当地的传说与文化,让它拥有神秘的背景。
贝加尔湖的污染日益严重,原本很多游客来此的目的,是亲自喝一口贝加尔湖的水,但是现在,很多游客表示,不敢喝,不敢喝。
我们都知道,在水里也会存在压强,每深入10米,就会上升1个大气压。
总之,贝加尔湖已经不再是一块与世隔绝的仙境,它沾上了人间的烟火气,还沾上了工业的废气。
游客产生的垃圾,要么被丢弃在附近,要么被周围的动物叼走,之后流落到了森林、湖水里。
贝加尔湖的最深处有1637米,压强已经达到了深海的程度。
这个湖泊面积看起来也不大,怎么这么多水呢?
直到湖泊最终形成,它们才被彻底留在了湖内,比如贝加尔海豹和鲨鱼。
那么,贝加尔湖的加深,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呢?
它们会受到巨大的影响,乃至灭绝吗?
到时候在贝加尔湖的湖底,会逐渐隆起一座山脊,类似于大西洋中脊那样的地质结构。
哪怕是现在,它也占据了俄罗斯8.1%的煤炭产量、6.9%的电量以及4%的原油产量。
这还要从贝加尔湖的形成开始说起。
板块之间一般存在两种状态,第一种就是相互挤压,这样会形成山脉,如喜马拉雅山脉;另一种则两块板块之间相互远离,于是就会在板块之间形成撕裂伤口,如东非大裂谷。
我国的渤海平均水深18米,最深处85米,我国的北部湾平均水深才42米。
1637米这个数据是2015年测量的,俄罗斯的水文学家表示,贝加尔湖正在不断加深,这个数据可有可能在未来被改变。
文章来源:《湖泊科学》 网址: http://www.hpkx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907/1362.html